從4月10日起,成都繞城高速正式啟動病害整治,因其串聯眾多放射線高速,又是成都市域交通重要組成部分,備受社會關注。
目前整治已進行一周,進度如何?4月17日下午,封面新聞記者駕車來到繞城外環現場探訪,完成整治的路段煥然一新,標線重新畫好,路面平整,行車體驗大為提高。
川西高速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經川西公司科學組織、加緊施工,繞城已完成外環3.4公里病害整治,目前正在加緊施工中,將在110天工期內,完成繞城內外環接待寺至成龍立交病害整治。
探訪
嶄新路面行車很舒適
17日下午,記者駕車由成都繞城雙流收費站駛入繞城外環,此處的接待寺立交,是本次繞城病害整治路段的起點。
自2001年通車后,繞城高速車流量不斷增大,路面也逐漸出現裂紋、沉降等病害,尤其是在2010年后,繞城車流量劇增,日均站口流量達69萬輛,占全省的四分之一,超過設計能力2倍以上,是省內最繁忙的高速。
隨著車輛越來越多,尤其是貨車,繞城路面病害也越來越嚴重,行車體驗大為降低,更存在一定安全隱患,啟動病害整治迫在眉睫。
沿著繞城外環,記者駕車從接待寺立交駛往機場立交,一路上可以看到錐形桶和安全標語,現場維護秩序的施工人員,以及停放在應急車道的各種大型施工車輛。
繞城外環月亮灣大橋路段,目前已經完成病害整治,重新鋪設后的路面嶄新,標線也重新施畫,車輛行駛在路面上很平穩,和改造以前頻繁顛簸相比,行車體驗大大提高。
施工
科學組織晝夜加緊施工
川西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繞城病害整治兩年前便已提上日程,但由于車流量巨大、影響面廣,施工組織有很大難度。
為此,川西公司與交警、高速執法、設計、施工等相關單位,前期多方科學論證,反復討論修改施工和交通組織方案,施工期間,川西公司對每個工序、作業面進行合理安排,將施工對通行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“白天保暢通,晚上保安全,是我們的第一準則。”他說,在病害整治期間,施工路段白天占用第三、第四車道;晚上車輛少,則實行斷道施工,“白天車流量太大,不能斷道施工,否則將極大影響市域交通。”
自整治開始后,川西高速公司組織2個挖補組、2個罩面組,挖補組白天先行進場施工、罩面組晚上進行路面鋪設,平均每天推進一公里。
每晚11點至次日凌晨5點,繞城斷道以后,施工方便從10余公里外的攪拌廠,運來攪拌好的瀝青,進行路面鋪設。
但是,如果在路面鋪設時突然下雨,鋪設便只能停止,攪拌好的瀝青也不能用了,會造成很大損失,為此施工方及時和氣象部門保持聯動,實時監測施工路段天氣狀況,科學組織施工,以保證工程質量。
進度
整治進展順利,已完成3.4公里
17日下午,該負責人告訴記者,繞城病害整治影響太大,必須加快進度,但施工又受到天氣、節假日出行等因素影響,為此川西公司組織了大量人員和設備。
據了解,為了加快施工進度,川西公司組織了上百臺機械設備、150余名施工人員,晝夜不間斷施工,并實現24小時現場值守。
施工人員第一天早上9點上班,要到第二天凌晨5點,等待路面鋪設完成、設備撤場后才能下班,人員和設備投入規模很大。
他告訴記者,繞城高速的病害整治目前進展順利,外環接待寺至機場立交路段,原計劃15天工期,如今看來13天便可完成,目前繞城外環已完成3.4公里路段整治。
“我們在進行整治的同時,也最大限度降低對通行的影響,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能夠理解,能繞行的盡量繞行。”他說。
按照工期安排,川西公司將在110天內,完成繞城內外環接待寺至成龍立交的病害整治,屆時繞城高速行車體驗將大大提高,市民出行也更舒適。